乘用车内部凸出物——简析
未设置职业 关注
本帖最后由 ICEMSURF小魔王 于 2017-12-18 18:12 编辑 国标 GB 11552-2009 《乘用车内部凸出物》(英文名为《The interior fittings of passenger car》) 这套国家标准,一般简称为“内凸法规”,实际交流中,也称之为“内凸要求”。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区域,每个区域的凸出物要求有所不同: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-区域结构 ![]() ![]() ![]() 区域(1): 除去以下三个免除区域,最小圆角要求为:R82.5的球能触碰到的区域,最小曲率半径为2.5mm。不得有尖棱(最小曲率半径大于2.5mm),若凸出高度小于3.2mm,只要凸出高度不大于其宽度的一般,边缘是圆钝的,无最小曲率半径要求。 三处内凸法规的免除区域(无最小圆角要求):方向盘外127mm的区域内,至方向盘最下方的水平截面;前风窗两侧的支柱;仪表板下方内陷的区域(如果有的话)。
3个免除区域 ![]() 对乘务舱内部的格栅零件,其圆角半径和片厚、格栅间距之间的关系,如下表所示: 内凸-格栅要求 ![]() 区域(2): 使用如下装置(膝部模拟装置,用圆弧端上下摆动30度,模拟膝部)可触碰到的区域,最小曲率半径为2.5mm。 膝部模拟装置 ![]() 区域(3): 操作杆等凸起物体,不得大于35mm高度。R82.5的球所触碰到的区域,最小曲率半径为3.2mm。 区域(4): 机构边缘为圆角,圆角半径不得小于5mm。 区域(5)(6)(7): R82.5的球能触碰到的区域,最小曲率半径为3.2mm。 ![]() ![]() 总结: ①有三个免除区域; ②仪表板上半部分是R82.5的球触碰区域,最小曲率半径为2.5mm; ③仪表板下半部分是使用膝部模拟装置,触碰区域的最小曲率半径为2.5mm; ④顶盖区域的最小曲率半径为5mm; ⑤其他部分,用R82.5的球能触碰到的区域,最小曲率半径为3.2mm; ⑥乘用车舱的内部,还有很多采用软包工艺制作的零件,因为工艺原因,其最小曲率半径为3mm。 ![]() ![]() 附件有对应的国标 GB 11552-2009 《乘用车内部凸出物》pdf文档,以及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解读文档(文档来源于网络,经过鄙人检验,其可信程度还是比较高的)。 因为标准文件的压缩程度高,读起来比较慢,所以将解读文档也放上来。 平时需要用到相关知识时,可参考本文上述所描述的几点,有疑问再查看国标和解读文档。 |
1.14 MB, 下载次数: 22
6.34 MB, 下载次数: 24
关注途致数字设计